公司治理評鑑在全球企業營運與投資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關鍵的角色,近年來,臺灣也持續完善公司治理評鑑體系,從原本的公司治理,演變成強調永續發展、ESG與資訊透明度等多面向的評鑑制度,以引導企業朝更完善的治理方向邁進。
綠脈根據11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系統所發布的相關文件,綜合並分析主要內容,包括指標重大變動、新增項目與權重調整,並進一步探討這些變化帶來的影響及建議,文章最後綠脈會提出一份適用於2025年的時間表,協助企業在適當的時點完成對應事項,確保能順利達成評鑑要求,同時促進企業永續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重大變動分析
根據證交所公布的11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文件,評鑑項目、權重以及題型設定幾個層面都有重大變動,分別分析如下:
構面權重
- 推動永續發展構面的權重由35%提升至49%
從題數占比來看,永續發展構面儼然已成為公司治理評鑑的核心,從113年26題增加到34題,涵蓋環境、社會責任與企業治理的整合,更符合全球對ESG議題的重視趨勢,公司若忽視此構面,將很難在評鑑中獲得高分。 - 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構面由19%降至16%
相較於以往著重於保障投資人、落實股東權益的方向,從113年14題整併成11題,證交所逐漸將重心轉移至更大範圍的永續指標,降低了對股東權益部分的權重。 - 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構面由29%降至25%
董事會的功能依舊重要,但在永續議題的帶動下,部分指標權重受到壓縮,從113年22題整併成18題,企業需要透過其他面向(如永續委員會等)展現治理決心。 - 提升資訊透明度構面由17%降至10%
由於永續項目比重提升,資訊透明度的相對權重出現下降,從113年13題整併成7題,然而透明度依舊是整個評鑑的基礎,證交所也更期望企業在揭露環境及社會相關的具體資料,凸顯「質量」高於「數量」的資訊公開。
新增項目
為呼應全球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能源轉型以及社會責任,11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總計新增了9項指標,涵蓋下列四大方向:
- 溫室氣體範疇三類別及年排放量揭露
相較過往多著重範疇一、二的直接與間接排放,如今進一步要求範疇三的揭露,顯示證交所希望企業從供應鏈端到整體營運活動都能進行碳排放管理,提升環境意識。 - 能源管理計畫與內部碳定價的導入
要求企業不僅要提出節能措施與能源管理計畫,更要建立內部碳定價機制,進一步展現企業對碳排放成本風險的重視。 - 員工職涯能力與員工滿意度調查
企業若能留住並培育人才,往往能在市場中取得長期競爭優勢,將員工的職涯發展計畫與滿意度納入評鑑,強調了從「人」出發、邁向永續經營的重要性。 - 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
證交所過去僅建議企業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今年進一步鼓勵上市櫃公司都能設置董事會層級之永續發展委員會,確保至少有一名董事參與,此做法能夠強化治理架構中對ESG議題的關注,同時提升決策品質與落實度。
指標刪除與修正
- 刪除14項指標
這些被刪除的指標多半是與其他指標性質重疊或不再具有鑑別度,部分舊有的進階評分條件被整併至基本指標,以減少繁瑣度。 - 修正11項指標
部分指標以文字調整或評分標準提升的方式進行優化,例如有些原本設計為加分題型的條件,如今已被納入正式的基本評分範疇,使得企業需要更全面地符合要求。 - 題型數量調整
為求評鑑結構更加精煉,證交所將題型數量從113年度的75項減至114年度的70項,數量雖減少,但更聚焦於核心指標,減少偏向表面走形式的指標。
題型數量調整
為求評鑑結構更加精煉,證交所將題型數量從113年度的75項減至114年度的70項,數量雖減少,但更聚焦於核心指標,減少偏向表面走形式的指標。
整體而言,114年度評鑑的重點更傾向「永續」與「ESG核心指標」的落實,對企業而言,過往較少投入環境與治理面向努力者,將面臨更高的準備壓力;但同時,若能預先規劃並開始執行,也能在評鑑中凸顯出公司的長期策略與前瞻性。
對企業的影響
目前公司治理評鑑為證交所鼓勵上市櫃公司強化永續發展、公司治理與資訊揭露而設置,尚未有針對性的罰則,最直接相關之影響在《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十條第二項中:「上市上櫃公司於最近年度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屬最後二級距者,或最近年度及截至年報刊印日止,曾遭變更交易方法、停止買賣、終止上市上櫃,或其他經公司治理評鑑委員會通過認為應不予受評者。」,若在最後兩個級距的上市櫃公司則需在當年度年報中應揭露每個董事、監察人以及前五位酬金最高主管的個別酬金。
若不慎落入最後兩個級距,除了揭露個別酬金之外,由於揭露酬金是被強制進行,因此隔年公司治理評鑑中就不能計算為「自願揭露」酬金的標準中,就少拿了兩題的分數,影響不可謂不大。
得分策略
由於永續發展構面的權重從35%大幅提升至49%,企業若未能在該領域取得一定成果,整體評鑑得分恐將落後同業,尤其是永續報告書、永續治理單位、碳管理、能源管理等今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幾乎皆需執行的項目,除此之外還有政策揭露、員工照顧、多元平等等,都需要投入人力與資金來因應。
綠脈建議優先鎖定高權重構面,先盤點自身在永續發展構面的基礎現況,集中資源處理尚未達標或最具提升空間的指標,如溫室氣體排放揭露、員工福利制度、永續專責委員會的成立等。
股東權益、董事會與資訊透明度等構面權重雖然相對下調,但並不代表完全失去重要性,反而因題數變少,若少拿一題的分數,整體分數差距幅度將擴大,因此綠脈建議前述構面需盡量做到平均水準,確保公司章程、股東會議事規則、重大訊息揭露機制等基礎項目的完整度;並鼓勵董事多元化、加強內部稽核與風險管理,與永續委員會配合推動整體治理提升。
若企業在先前評鑑已具備一定水準或做得更多,如曾執行能源管理計畫或已具備人才培育機制,建議應及時將相關成果揭露於年報、永續報告書及公司網站,建立永續資訊蒐集與揭露機制,以因應新的評分標準。
2025年度時間表與行動建議
綜觀評鑑指標及上述建議,為協助企業有效應對11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並達成提升成績的目標,綠脈提出一份建議的行動計畫時間表,方便讀者參考、按時檢視進度,並根據自身狀況進行安排和調整。
時間點 | 主要事項 | 建議行動 |
---|---|---|
2025年1月 | 啟動內部自評 | 1. 盤點公司治理現況,特別針對2024年度未得分事項與2025年度新增與修正指標進行符合度評估。 2. 與各部門溝通評鑑要求,尋求管理階層與員工支持。 |
2025年3月 | 完成溫室氣體排放量數據整理 | 1. 盤查2024年度範疇一、二、三的碳排放數據,並考慮外部驗證可獲得加分。 2. 若尚未建立減碳目標,宜先設定初步目標並逐步完善,以利往後評鑑與報告揭露。 |
2025年6月 | 編製永續報告書 | 全體上市櫃公司2025年均應編製永續報告書,並於2025年8月底完成申報,以作業時間而言,建議最晚應於6月開始進行永續報告書編製。 |
2025年8月 | 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 | 1. 確保永續發展委員會至少有一名董事,以及相關環境或社會專業人士參與。 2. 制定明確的會議議程與議題範疇,統籌全公司永續策略與執行方案。 |
2026年1月 | 評鑑自評 | 1. 在公司網站揭露符合評鑑指標的詳細資訊。 2. 條列執行成果與未來目標,並完成自評系統填寫。 |
此時間表著重上市櫃公司相關規定之重點,讓企業在較早時點評估需加強之處,也能在永續發展這個權重較高的面向進行強化,在推動過程中,必須同時考量董事會決策效率、跨部門溝通合作及員工培訓等因素,以確保規劃能落實到日常營運中。
結論
綜觀11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的變動趨勢,最明顯的改變在於「永續發展」地位的提升,透過新增溫室氣體排放揭露、能源管理計畫、員工滿意度與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等指標,展現了證交所乃至金管會對企業在ESG上全方位投入的期待和鼓勵,同時隨著股東權益、董事會運作及資訊透明度構面權重相對下降,也意味著這些傳統治理面向已從「主要重點」變為「基本必須」,企業仍需保持一定水準,才不致於失分。
面對這些新舊指標的整合與權重調整,企業應當先聚焦於如何在永續領域取得即時與具體的成果,尤其是碳排放管理與員工照顧,優先在組織內部建立一套循環式的「自評—改善—揭露」機制,並能在適當時間安排外部驗證或第三方評估,以提升資料真實性與信任度,透過本篇文章提出的2025年階段性計畫,企業可按照自身狀況及目標期程,一步步落實永續發展策略,並在評鑑時展現充足的準備度與競爭力。
最終,公司治理與永續發展並非只是追逐評分的手段,更是企業長遠穩健經營、提升市場聲譽與創造社會價值的基礎,唯有在董事會與高階管理團隊的帶領下,全員參與並將ESG理念融入企業文化與策略,才能真正發揮公司治理評鑑的核心精神,進而成就企業更高層次的競爭力與社會影響力。
綠脈管顧提供公司治理顧問諮詢
綠脈提供永續管理、公司治理與公司治理評鑑顧問諮詢服務,協助客戶掌握最新評鑑指標與趨勢,並量身打造改善策略與實務執行方案,服務內容包含:
- 評鑑現況診斷與差距分析
透過綠脈專業團隊進行資料蒐集與評估,協助公司瞭解目前在公司治理評鑑指標下的表現,並找出可進一步提升的關鍵環節。 - 策略規劃與執行指導
根據診斷結果及深度瞭解公司狀況,提供因應評鑑指標的專屬策略建議,包含永續發展、董事會運作、資訊透明度、員工與社會責任等構面,並協助制訂年度與長期的行動計畫,確保實際落地執行。 - 協助建立永續管理制度
協助公司建立永續發展相關內部管理制度,如永續資訊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為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提供服務,確保制度與文件內容皆符合最新評鑑規範與其他標準。 - 教育訓練與內部溝通
提供客製化教育訓練課程,強化公司各層級對治理評鑑指標與ESG趨勢的理解,以及協助內部推廣並凝聚組織共識,以提升整體公司治理水準。 - 持續追蹤與改善建議
評鑑結束後,持續追蹤評分結果與建議改進空間,透過定期檢討與診斷機制,確保企業不斷優化公司治理流程,並於後續評鑑中取得更優異表現。
本公司的專業顧問團隊擁有豐富的公司治理評鑑實務經驗,能根據客戶行業特性與營運目標提供精準且具體的諮詢服務,透過與企業的緊密合作,我們期盼協助更多組織強化治理基礎、提升國際競爭力,並共同邁向永續經營的未來。
若有公司治理評鑑顧問諮詢服務的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綠脈將進一步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