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加坡簽署超過200萬噸自然型碳權協議 助力2030減排目標

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MTI)及國家氣候變化秘書處(NCCS)宣布政府將與來自迦納、秘魯及巴拉圭的四個專案簽署協議,採購超過217.5萬噸自然型碳權,作為達成國家氣候目標的一環,協議總額約7600萬新幣(約6000萬美元),碳權交付期為2026年至2030年。

新加坡承諾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並於2030年將排放量降至約6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符合《巴黎協定》下的國家自主貢獻(NDC),官方指出,雖然已推行碳稅、太陽能部署、再生能源進口與碳捕捉技術投資,但受限於國土狹小及自然資源有限,全面脫碳具挑戰。

依據COP29達成的《巴黎協定》第6條框架,跨國碳權交易被視為可行的補充途徑,四個獲選專案包括秘魯的Kowen Antami REDD+森林保護計畫與「Together for Forests」REDD+減少毀林計畫;巴拉圭的Boomitra草原復育專案;以及迦納的Kwahu造林與土地復育計畫,這些計畫將透過防止森林砍伐、促進草原有機碳儲存及退化牧場重建,來減少或移除碳排放,同時帶來改善水質、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支持社區收入等效益。

MTI與NCCS強調,碳權能將資金引導至東道國自然碳匯與生態系統修復,並補充今年稍晚將再啟動第二輪徵求,尋找更多符合第6條規範的高完整性碳權專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