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CFA解析全球碳市場運作機制 高排放企業成本上升直接衝擊投資人報酬


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發布解析全球合規碳市場(CCMs)運作機制的報告,指出隨著監管機構擴大碳市場適用範圍,過去可自由排放的企業現在面臨重大成本,對營運和股東價值產生影響。

報告指出CCMs不僅支援脫碳目標,也正在演變為可投資的市場,能夠提升報酬並管理氣候風險

碳市場參與者各自扮演什麼角色?

符合法規的碳市場匯集了多方參與者,監管機構制定框架並執行法遵要求,受管制實體交易配額以履行義務,交易所和清算所提供交易基礎設施,機構投資人提供流動性並擔任中介角色,零售投資人的直接選項較少,但可透過碳ETF或自願碳市場獲得投資機會。

次級市場正在成熟,也提供現貨配額供即時法遵使用,以及衍生性商品進行長期成本管理。歐盟配額主導了全球碳市場現貨交易,中國市場快速成長,歐洲和北美提供期貨和選擇權商品。

市場流動性和透明度面臨哪些挑戰?

現貨市場因商品種類有限和進入門檻高而流動性不足,但交易所商品比店頭交易提供更好的流動性,期貨市場偏向短期合約,長期商品仍缺乏流動性,這是其他衍生性商品市場也會出現的模式。

市場效率受到委託買賣的可見性、不透明的店頭交易報告,以及對基礎資料的限制取得所影響,許多資料都需要付費才能獲得,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提升投資人信心和市場參與度。

隨著合規碳市場的成熟,將日益影響企業策略、投資流向和氣候金融成果,更多商品種類和參與者可以改善市場深度和穩定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