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5.2輪會議(INC-5.2)經過10天密集談判後,於週五無協議結束,儘管未能就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終結塑膠污染條約達成共識,但各國承諾將持續推進談判進程。
本輪談判規模與參與情況如何?
會議在聯合國萬國宮召集,共有來自183國的1400名國家代表及來自400多個組織的近1000名觀察員參與,談判目標為完成塑膠製品從生產設計到廢棄物管理整個生命週期的條約文本。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執行主任Inger Andersen表示:「這是在地緣政治複雜性、經濟挑戰及多邊體系壓力背景下艱難的10天,然而一件事情很清楚,儘管面臨這些複雜性,所有國家都明確希望繼續留在談判桌上。」
談判面臨哪些關鍵分歧?
四個聯絡小組分別平行處理塑膠設計標準、重點管制化學物質、可能的生產上限,以及融資與法遵機制等四項重要議題,儘管各國代表密集參與談判,但各國在具約束力的塑膠生產上限及支持發展中國家的融資範圍等措施上仍存在分歧。
會議期間,許多公民社會團體也積極參與,透過抗議、公共藝術及媒體簡報強調加強塑膠污染行動的呼聲。
下一步談判方向為何?
INC主席Luis Vayas Valdivieso承認失望但敦促各國堅持到底:「未能達成我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可能有點悲傷,甚至挫折,但我們不應該氣餒,相反地,這鼓勵我們更新承諾並團結。」
創建塑膠污染法律約束文件從2022年3月聯合國環境大會通過第5.2號決議開始,目標是在外交會議上完成談判並準備最終文本來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