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氣候峰會透過視訊演講宣布,中國將於 2035 年前把全國淨溫室氣體排放量自峰值下降 7%–10%,這是中國首次設定絕對減排目標。習近平同時提出再生能源、森林覆蓋與新能源車等一系列中期氣候目標。
重點速覽
- 中國首次提出絕對減排目標:2035 年前比峰值減排 7%–10%。
- 風能與太陽能裝置容量目標提升至 3,600 GW,非化石能源占比超過 30%。
- 新目標將納入中國新版國家自定貢獻(NDC)。
- 國際組織批評目標不夠進取,認為中國現有政策已足以達成。
- 習近平強調國際合作與支持是中國實現承諾的關鍵。
背景
根據巴黎協議,各國需每五年更新一次國家自定貢獻(NDC),展現更高的氣候雄心。中國在 2021 年承諾於 2030 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並於 2060 年實現碳中和。中國目前為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2024 年排放量占全球近 30%,超過美國的兩倍。
最新進展
習近平於聯合國氣候峰會宣布,中國 2035 年氣候目標包括:
- 將全國淨排放量較峰值下降 7%–10%。
- 將風能與太陽能裝置容量擴充至 3,600 GW,為 2020 年的六倍以上。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超過 30%。
- 森林總蓄積量提升至超過 240 億立方公尺。
- 新能源車成為新車銷售主流。
- 擴大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涵蓋主要高排放產業。
習近平強調:「這些目標代表中國根據巴黎協定所能提出的最大努力,需要國內艱苦奮鬥,也需要開放支持的國際環境。」
影響與意義
儘管中國首次提出絕對減排目標,但相較於澳洲(62%–70% 減排)與瑞士(65% 減排)等國的 2035 承諾,幅度顯得有限。氣候行動追蹤組織(Climate Action Tracker, CAT)批評,新目標缺乏額外驅動力,因為中國現有政策已足以達成,呼籲北京加快脫碳步伐。
然而,中國同時也是全球再生能源投資領先國,若能加速落實新能源車普及與碳市場擴展,仍可能對全球減碳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後續觀察
新目標將納入中國下一輪 NDC,預計於 2025 年底提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外界將關注:
- 中國能否提出更具雄心的政策與執行路徑。
- 碳市場擴展後,是否能涵蓋鋼鐵、水泥等高排放部門。
- 在國際合作層面,中國是否能與其他主要排放國協調,以確保全球升溫控制在 1.5°C。